7月24日,教育部正式发布《教育部关于批准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的决定》,由beat365手机版官方网站丁汉院士领衔完成的项目“面向新工科的智能制造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成果完成人名单:丁汉、邵新宇、王书亭、尹周平、吴波、樊自田、李昕、何岭松、李文龙、李新宇、张俐、凌玲、陈冰、王峻峰、李培根)荣获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本科)一等奖,由beat365手机版官方网站许剑锋教授牵头完成的项目“‘校-工研院-企业’有组织创新机械工程研究生培养体系建设与实践”(成果完成人名单:许剑锋、高亮、史铁林、彭芳瑜、张芬、赵欢、何岭松、严思杰、蒋平、黄禹、廖广兰、张建国、崔炳凤、李新宇、肖峻峰)荣获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研究生)二等奖。
项目“面向新工科的智能制造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介绍
智能制造是世界各大国发展先进制造技术与产业的战略性制高点,为我国从“制造大国”跨越为“制造强国”提供了开道超车、跨越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我国智能制造的发展必须坚持自主、自立、自强,竞争的关键是人才,迫切需要培养创新能力强、实践能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制造高端人才。
在杨叔子院士、熊有伦院士、周济院士、李培根院士、段正澄院士等带领和倡导下,beat365手机版官方网站始终把人才培养尤其是本科教育作为学院的首要工作,以学生教育教学为中心,用一流的教育教学创建一流的本科,形成了“加强学科基础、拓宽专业面向、重视实践创新、发展健康个性”的办学思路和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导向、以业界需求为牵引,培养实学创新人才。本次获奖成果是在传承学院前六轮教学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在丁汉院士、邵新宇院士带领下,面向制造强国国家战略和新工科工程教育改革,提出“利用一流科研成果、一流实践平台培养一流创新人才”的育人理念,实施智能制造创新人才培养的新工科改革方案。
beat365手机版官方网站于20世纪90年代率先开展智能制造前沿研究,构建了“6个国家级教学平台-8个国家级科研平台-6个工研院” 智能制造创新平台链,2006年以来获得包括2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12项国家科技奖成果,引领我国智能制造科技发展。2015年以来,面向制造强国国家战略和新工科工程教育改革,在教育部首批新工科教改项目等支持下,实施了智能制造创新人才培养“1233”新工科改革方案:在“党旗领航、素质教育、科技自强”红色精神引领下,实现了智能制造科研成果向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的2次迁移,提出了智能制造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中国方案”;完成了人才培养“目标/方式/平台”单一化向多元化3个转变,提出了智能制造创新人才培养的“新工科建设范式”;打造世界一流的智能制造实践创新平台“全国标杆”,创新了人才培养“平台/师资/考核”3种保障机制;建立了面向新工科的智能制造创新人才培养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
项目成果创造性提出“研究型学习、高水平科研、卓越工程实践”的智能制造高端人才培养理论体系,牢牢抓住制造是主体、智能是主导、人是主宰这一逻辑主线,瞄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突出学科交叉,突出产业导向,突出学生中心地位;创造性提出“自主学习、主动实践、追求创新”智能制造高端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人才核心竞争力为目标,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智能制造课程改革体系与工程实践创新育人体系;创造性打造“大系统观、大工程观、大质量观”的国际一流工业级智能制造实训平台,将工业场景、工程问题、前沿科技、先进设备相结合,将真实制造系统中先进的制造设备、高度复杂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管理过程复制到工程实践教学中,建设了有利于学生主动创新实践的无限接近真实工业的教学环境。
项目实施以来,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拔尖创新的智能制造高端人才,项目成果服务学校70余个专业2万名本科生培养;高素质师资队伍和高质量教材建设成绩斐然,涌现出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先进个人”杨叔子院士、全国“最美教师”熊有伦院士、“全国模范教师”何岭松教授等模范教师,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一等奖/二等奖,编写教材和教学模式被清华、上交、哈工等国内多所高校采用;发起成立国际智能制造联盟,与3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100多个国际机构联合培养智能制造人才。
智能制造,人才为本。培养大批适应国家工业化战略发展、自立自强的智能制造创新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历史使命、责任和挑战。beat365手机版官方网站经过30多年的思想传承、理念创新、产学研融合,逐渐形成了面向未来的智能制造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在智能制造新工科教育教学改革中起着引领性、基础性和关键性作用。
项目“‘校-工研院-企业’有组织创新机械工程研究生培养体系建设与实践”介绍
beat365手机版官方网站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立足学院机械学科优质发展基础,针对当前高校工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建设并实践了“校-工研院-企业”有组织创新机械工程研究生培养新体系。
秉承“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人才培养理念,构建“思政引领-课程改革-教材建设-双导培育-现场创新-考核评价”六位一体机械工程研究生培养新范式。
坚持立德树人主线,建立递进式课程架构与教材体系,完善分工明确的双导师制,改革研究生现场创新实践方式,将发明专利纳入学位考核体系,提升高层次工程人才培养质量。
汇聚“卡脖子”共性需求,布局建设武汉智能装备研究院、无锡研究院、广东工业技术研究院等6个工研院,打造长江经济带、长三角、珠三角等国家重点发展区域工研院联盟网络。以学校科研教学平台为基础、区域工研院基地为纽带、核心企业需求为导向,形成学校、工研院与企业的实践反馈体系,构建工程人才培养的“华中大工研院”模式,创新机械工程研究生培养机制。
依托“校-工研院-企业”协同机制,创新研究生“基础期学校培育、成长期工研院实践、成熟期企业检验”分阶段培养路径,规范培养过程管理,形成“前沿研究、技术开发、工程验证”的工程人才全过程创新实践培养链条,提升研究生的前沿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相关链接: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000/202307/t20230724_1070571.html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3-07/25/content_627255.htm?div=-1